隨著科技發達,醫療器材的功能及品項越來越多,可供家用的居家照護型醫療器材更是與日俱增,尤其在台灣逐漸邁入高齡化時代,國人慢性病盛行率提高,再加上 經濟面的改善,居家保健日漸受到重視,許多家庭都會添購一些家用醫療器材。您是否曾檢視過,家裡到底有哪些醫療器材呢?

大家耳熟能詳的耳 溫槍、血壓計、血糖儀;用來舒緩身體不適,減輕酸痛,促進血液循環用的紅外線燈、低週波治療器、睡眠檢測儀等;甚至是衛生套、衛生棉條、隱形眼鏡、假牙清 潔錠等,這些都是用於監控疾病進程、後續追蹤治療,居家自我健康管理常見的醫療器材。

國民生活水準提高之後,接觸使用醫療器材的機會也越 來越頻繁,食品藥物管理局提醒民眾,當選購家居照護醫療器材時,首先應該注意產品是否有衛生署許可證字號(如衛署醫器輸、衛署醫器製等字樣)、是否明確標 示藥商及製造廠資訊,還要詳細閱讀產品使用說明書,依循指示正確操作使用,充分了解醫療器材的注意事項,才能有效達到醫療器材的效能。尤其是慢性病患、孕 婦、孩童,使用醫療器材時,通常都會有些相關注意或禁忌事項,務必弄清楚。

常見的使用注意項目有:
1.時間的限制:使用醫療器材經常必 須注意使用時間,例如短時間接觸人體的隱形眼鏡,應該要遵守使用說明書建議的使用時間;使用紅外線燈時,千萬不可過度使用。
2.注意個人衛生習慣:隱形眼 鏡應定期清潔及替換,當使用時產生過敏反應等副作用時,要儘快就醫尋求醫師的協助。
3.使用的環境:儀器應避免放置在潮濕的環境,以免縮短儀器壽命或有觸 電的危險。
4.避開可能影響檢驗結果的因子:當民眾居家自我檢測血糖時,應確認採血部位、採檢量等,而某些物質,例如維他命C或某些藥物的代謝產物,都可 能會影響血糖檢測結果。民眾在使用家用醫療器材前,應與醫護人員確認所使用器材的限制項目,並依指示操作,才能正確使用醫療器材。

值得注 意的是,這些血糖儀、血壓計等家用醫療器材產品,是用來作為集並追蹤的參考,而不是做為診斷疾病或顯示疾病惡化之用。病患仍然需要定期回醫院,將所監控的 數值提供醫師及專業人員,作為調整治療方針的參考。此外,家用醫療器材亦非萬能儀器,例如坊間常見不肖廠商誇大宣稱產品能夠雕塑曲線、瘦臉、豐胸、明目、 壯陽等,都是未經衛生署核准的醫療效能,甚至是沒有經過核准上市的醫療器材,民眾在購買前一定張大眼睛,多問多比較,切勿輕信而購買這些誇大療效或來源不 明的產品,以免破財又延誤治療時機。

食品藥物管理局提醒,民眾在選購醫療器材之前,可以先到衛生署藥物許可証資料查詢系統(路徑:本局首 頁http://www.fda.gov.tw→資訊查詢→醫療器材→西藥、醫療器材、化粧品許可證查詢作業),查詢是否已經過核准。

即 使家用醫療器材之安全性與有效性已經過核備,在使用上仍然有可能產生未知的風險。民眾在未接受過適當專業訓練的情況下,使用家用醫療器材時,仍可能會因為 使用者操作不當而造成傷害,要多加小心,尤其是家中的銀髮長輩,應有人協助其使用。

光是使用家用型醫療器材,還不足以保障健康無虞,民眾 還是要配合醫師的後續診斷、追蹤及治療,才能達成保健的目標。

文章出處 : Food & Drug Consumer Newsletter 第239期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daforu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