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電視影集裡,不難看見演員服用大量安眠藥自殺的情節,讓人對安眠藥心生憂慮。當人們因為疾病、情緒壓力或時差,久久無法入睡時,助眠劑能幫什麼忙?服用時要注意那些細節呢?


失眠是一個很常見的文明病,根據流行病學調查,有30-50%的人都曾有失眠的困擾,有3/4的病患是偶然發生睡眠困擾,而有1/4的病患是慢性失眠的問題,尤其容易發生在有慢性或是精神疾病的病人、社經地位較低或是老人、女性等。失眠會影響一個人第二天的生活作息,程度各不相同,如果長期嚴重失眠導
致的注意力無法集中,更可能威脅個人生命安全。失眠是一種症狀,原因有很多,包括入睡困難(睡不著)、睡眠中斷、清晨早醒、日間過眠(睡不飽)等。因此,臨床上,醫師會依照病人主訴的失眠型式,選擇適合的藥物改善失眠狀況。

目前經常使用的藥物可分為苯環類藥物(benzodiazepines,簡稱BZD)及非苯環類藥物(Non-benzodiazepines)兩大類。多數BZD類藥物,懷孕用藥分級為「D」級(已有實驗證實對人類胎兒之危害;但緊急或必要時權衡利害之使用仍可接受),或「X」級(動物實驗及/或孕婦實驗業已證實對胎兒有害,且使用後其危害明顯大於其益處)。但非苯環類藥物的分級為「C」級(動物實驗顯示對胎兒有害但缺乏控制良好的孕婦實驗;或缺乏動物實驗或孕婦實驗數據),除非利大於弊,否則在缺乏更足夠的安全性資料支持下,不建議處方給孕婦或是授乳婦使用。由於微量的助眠藥品會進入乳汁,所以也不建議親自餵奶的母親服用。此外,BZD類藥物與非苯環類藥物禁用於阻塞性睡眠中止、呼吸抑制或衰竭、嚴重肝病與重症肌無力者。

苯環類藥物的優缺點:

BZD類藥物包含Lorazepam、Alprazolam、Triazolam、Estazolam、Flunitrazepam、Diazepam等,其中Lorazepam、Alprazolam有抗焦慮的功能; Triazolam、Estazolam、Flunitrazepam則有助眠的功能。BZD類藥物的受體有BZD 1(或ω1-receptor subtype)和BZD 2(或ω2-receptor subtype)兩種,都作用在大腦,BZD 1主要負責鎮定作用,BZD 2 則負責認知、記憶、精神、運動功能的區域。

γ-aminobutyric aicd (以下簡稱GABA)是中樞神經系統的抑制性神經傳遞物,當腦中GABA 濃度增加時,會降低神經的興奮性,因此,BZD 類藥物利用這種模式與 GABA接受體結合,藉此增加GABA 的濃度,加強GABA 抑制性神經元的作用,壓抑腦部各種活動,產生抗焦慮、鎮定、安眠、肌肉鬆弛、抗痙攣等作用。BZD類藥物對抗焦慮、失眠或其他身心疾患的效果不錯,但會產生依賴與耐藥性等副作用,使得非苯環類(Non-benzodiazepines)助眠劑逐漸成為用藥的趨勢。

<待續  - 認識助眠藥(二)

文章出處 : Food & Drug Consumer Newsletter 第254期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fdaforum 的頭像
    fdaforum

    FDA Forum 全國藥師論壇部落格

    fdaforu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